解决问题的方法

1.全方位评估评价

  深入研究。专家团队“一周一研讨”,研制内涵建设1.0、竞争发展2.0、高质量提升3.0专业建设标准,引领专业持续建设

自我评估。完成3轮次169次专业周期评估;课程评估全覆盖;30年实施课堂质量评价。

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组织全部工科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建设,19个专业通过认证/评估。

第三方评价。连续10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评价和在校生学情调查。

2.全要素内涵建设

准定位:面向京津冀走百县、访千企,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,审视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;开展培养方案校院两级、校内外专家论证,实现企业专家全覆盖;2015年实施“理论、实践两条主线,创新融入贯穿全过程”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;构建“160+X(跨学科)+Y(第二课堂)”课程体系。

优课程:构建“国家-省-校”一流课程建设体系,实现公共基础课优质课程全覆盖;搭建“三类型八模块”通识课程平台;开设218门跨学科课程;实施课程思政“双百计划”,打造课程思政课程群;立项建设“百优教材”。

活课堂: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、最美课堂评选、教学设计大赛、打造各类智慧教室331间,全面推动“以学为中心”课堂教学改革。

强师资:实施“元光学者计划”;培育教学名师126名;推进“启航-进阶-精进”教学工作坊;开展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系列活动。

3.全过程管理保障

深改革:改革教师评价,突出本科教学实绩;实施“思政教育课内外一体化工程”、新生导航计划、创新拔尖培育计划、四个一工程,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。

重投入:近三年,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幅14.4%,高于“双一流”高校均值;6亿元引育高水平师资466人;近6千万元建设课程软硬件平台。

夯责任:逐级签订专业建设目标责任书;明确140个质量要素责任人,形成了全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,明确全链条质量建设责任。

 4.多举措优胜劣汰

助推优势发展,实施“培强扶优 育特育新”建设,支持14个专业优势发展,8个专业特色发展;聚焦数字赋能,加速17个传统专业升级改造;深化新工科、新文科建设,培育24个新兴交叉专业。

坚持动态调整,实施调停并转、大类招生,减招专业33个,停撤22个,理转工3个,凝聚8个招生大类,200余名教师转型发展,形成专业调整新常态。

激发内生动力,通过打破学生专业终身制,专业规模缩减及停撤等传递建设压力,激发教师“主动担当建好专业”的内生动力。